三国志战略版分城怎么编制部队
分城部队的编制需要从资源分配和武将搭配两个核心层面进行规划。首先需明确分城与主城的部队系统相互独立,分城拥有专属的征兵队列和预备兵储备,但无法为主城部队补充兵力。在分城界面中,军舍栏目会显示当前可用的预备兵数量,通过选择武将部队能将预备兵转换为实际兵力。若预备兵不足,需通过征兵操作消耗资源补充,征兵时间与主城规则相同。分城部队的兵力上限受武将等级和统御属性影响,提升这两项数值是增加部队规模的基础手段。部分武将战法如提升兵力的效果在分城同样生效,需根据战法特性针对性配置。
分城部队的武将编组需考虑统御值限制和协同效应。每个分城部队最多容纳3名武将,主副将位置会影响特定战法的触发效果。由于分城初期建筑等级较低,建议优先配置统御需求适中的武将组合,避免因帅令坛未升级导致统御值不足。兵种适性方面,分城可建造的兵营类建筑能强化特定兵种属性,但需要平衡资源投入与军事需求。分城部队的兵种加成分开计算,与主城加成为叠加关系,这为多兵种协同作战提供了可能。
部队功能定位直接影响分城的发展方向。若将分城作为资源产出中心,可配置屯田队和低消耗铺路队;若侧重战略防御,则需要建设烽火台并配置主力驻防部队。分城独有的5支部队编制空间,允许同时部署攻城器械、侦察斯巴达等特殊功能队伍。军事建筑升级后,分城部队可享受与主城相同的阵营协力和兵种营加成,但需要消耗大量石料和铁矿。资源有限时,建议优先升级兵营提升单支部队实力,而非分散投资多支弱旅。
后期分城部队管理需注重战场响应效率。分城位置选择直接影响部队调度速度,建在资源州交界处的分城能缩短行军时间。部队调动规则与主城相同,但分城部队无法通过主城补兵,需保持分城预备兵储备充足。当分城作为前线要塞时,建议保留1-2支满编主力配合九宫图防御加成,其余部队用作机动支援。分城被俘虏后所有部队将冻结,因此需在战略要地分城设置闭城保护。